17年後的泰國行-Day5

從山林到海濱

今天要從斑馬卡退房,前往下一個住宿點-佛丕。把握最後一個上午時段,我跟Wei兩人一早再進崗卡章找鳥,也讓老的小的留在房間睡晚一點。

今天打算採取不同的策略,公路上的鳥點就先不停了,一早直接殺到露營地,看看會不會有不同的收穫。到了露營地一下車,果然聲音很多,只是沒有太容易找。忽然樹上飛過一隻像伯勞的鳥,但行為卻不像伯勞,一直在枝葉間找東西吃,仔細一看是Large Woodshirk。接著又有一隻行為像鶲科的鳥穿梭在樹上,看清楚後是一隻Bar-winged Flycatcher-shirk。看來今天跟shirk似乎還滿有緣的…XD

走到餐廳上方的車道旁,正專心拍著一隻不太怕人的寬嘴鶲,忽然一隻胸前橘色背後寶藍的鶲跳出來,才按了一張就鑽進了樹叢,是一隻山藍仙鶲。為了確認種類,打開Merlin聽聽看鳴唱聲,結果牠就在林子裡頭回應起我的playback來,也直接證實了他的「身分」啦!

我們繼續在枝葉間追尋鳥兒們的身影,忽然一隻Greater Flameback飛到路邊的枯倒木上,東敲敲西啄啄。前兩天在遠方樹梢勉強才能看清楚的鳥,忽然就這樣出現在眼前,雖然不是新種,但這樣「不期而遇」的賞鳥的驚喜,正是賞鳥最讓人開心的部分了!

Greater Flameback在枯木上覓食影片(順便測試Davinci Resolve剪輯軟體的影像穩定功能)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營地附近的鳥況一直不錯。林間樹梢不斷有鳥兒在穿梭覓食,陸續看到Stripe-throated Bulbul、灰山椒、海南藍仙鶲以及銅藍鶲,只可惜銅藍鶲都是母鳥,沒有機會見到公鳥的「Tiffany藍」。

由於還要趕到佛丕住宿,也想在日落前趕到Pak Thale海濱鹽田找一下琵嘴鷸,我們大概9點得離開國家公園回斑馬卡打包退房。在走回車子的路上,幾隻髮冠卷尾在高聳的樹梢活動鳴叫,才覺得其中一隻長得好像不太一樣,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前幾天有看過的方尾烏鵑。正要收相機,又一隻Flameback飛到眼前,拿起望遠鏡仔細一看,是之前沒看過的Common Flameback,趕緊拿起收了一半的相機,再捕捉幾張照片。「臨別秋波」再次發威!

回到斑馬卡退房,結清第一天的鳥導、以及這幾天的午餐、晚餐,還有數不清杯數的水果冰沙費用。原本以為金額會很驚人,結果含4000元的鳥導費用,居然只花了約10000泰銖,差點想要再一人叫一杯冰砂外帶XD

午後,我們開車抵達佛丕。第一件事是找自助洗衣店,後面才有乾淨的衣服可以穿。佛丕的這家自助洗衣店似乎跟我們住宿的J 旅社有合作關係,旅社中貼有這家洗衣店的廣告。我們正要拿出手機來翻譯牆上的貼著的泰文說明,一位華裔工作人員過來以英文跟我們說明解釋(來後來看google 評論才知道應該是老闆娘)。還熱心地叫我們可以利用洗衣時間去吃飯,他會幫我們把洗好的衣服放到烘衣機裡頭烘。於是我們就留下了烘衣的費用,開車到隔壁的Big C賣場吃飯了!

佛丕感覺是比較鄉下的小鎮,不管住宿或是餐廳的人員都不太通英文,所幸在比手畫腳與google翻譯的幫助之下,不管入住或是點餐都還算順利。

在Big C解決了午餐,順便做了簡單的採買,甚至還跟孩子在遊樂場玩了一會,再回頭到洗衣墊收衣服,細心的老闆娘還幫我們把衣服都摺好了,這服務實在太周到!安頓好住宿後,稍做休息,等待緯度11度的太陽向西偏斜一點,再往今天的鳥點-Pak Tale海濱鹽田,尋找找可愛的琵嘴鷸。

前兩天在班馬卡自然旅館時,與一位來自瑞典的大叔聊到:我們接下來要去找琵嘴鷸,大叔直接點開google map,指點我們前幾天他看到的地點。當時大叔問我們從哪邊來的?我們回答說臺灣,而且現在正有一隻琵嘴鷸在臺灣。大叔說:那你們應該趕快回去XD

傍晚,來到Pak Tale海濱鹽田,按圖索驥來到大叔點給我們的點位,遠遠地就看到一群賞鳥人站在鹽田田埂上。遠遠望去似乎並沒有在注視什麼目標,心想他們應該是還沒有找到琵嘴鷸的影子。我們從另一側的田埂繞過去,路邊有不少不太怕人的高蹺鴴,但隨著我們的走近還是不情願地邊叫邊飛離。在我們走到鹽田點位之前,賞鳥團就已經先行離開,可想而知我們在第一個點位也沒有什麼收穫。然而剛剛繞路過來時,有發現海邊似乎有不少鳥在活動,於是我們轉換陣地到海邊看看。雖然此時已近傍晚,但海濱鹽田的太陽曬起來仍然炙熱難耐,剛好一旁有個竹子搭建的魚寮,猜測是當地漁民搭建利用的,索性躲到裡頭架起單筒慢慢找鳥。這時正是低潮位的時間,大多數的鷸鴴都在退潮後的灘地覓食。大型鷸鴴以黑尾鷸最多,其於半蹼鷸、斑尾鷸、大杓鷸則相對比較零星。小型鷸鴴則是西藏鴴與紅胸濱鷸的天下,此外,還有小濱鷸、寬嘴鷸、鶴鷸、小青足鷸、赤足鷸等。就是不見我們心心念念的琵嘴鷸。

我們一直待到太陽下山,才離開Pak Tale鹽田。在泰國,霧霾嚴重的冬季,傍晚夕陽像是掛在遠處的紫紅色燈泡,頗為黯淡。打開手機查詢潮汐,運氣不錯隔天早上剛好是滿朝的時間,預計會有大群水鳥進來鹽田活動。理論上琵嘴鷸應該會好找一些吧?

說到這邊要特別記錄一個小插曲:在查詢潮汐時,查到的資訊是滿朝與乾朝的間隔約為12小時,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查到錯誤的資訊?以往的理解是潮汐受到太陽與月球引力的影響,一天應有2個週期,也就是滿潮與乾潮間隔約6小時。但這邊的潮汐卻不知為何僅有1個週期?後來查詢資料才知道,潮汐除了受到太陽與月球的引力影響外,還會受到海底地形、海岸線形狀以及所在緯度影響。靠近赤道的地區,因為地球自轉的影響更加明顯,常常是一日一潮。真是賞鳥長知識呀!

回程時順便尋覓晚餐地點,google上查詢評價不錯的餐廳到了現場發現沒開(在泰國,google上的餐廳營業時間似乎參考價值不高),另外找了一家生意部錯的「火烤兩吃」餐廳。品質普通,指示銅盤烤肉下用的是炭火,火侯不是太好控制,烤起來有些辛苦。火鍋的湯頭與沾醬也吃不太習慣,算是在泰國比較「雷」的一餐。隔天大家的腸胃也還安好,算是萬幸!XD

神奇的銅盤烤肉,從表情可以看出來不太好吃XD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