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馬拉松
這趟泰國行雖然早在去年9月就大致排好了行程,但一些細節卻一直拖到出發前才趕緊確認。包括在崗卡章的鳥導也是出發的前兩天才查詢Bann maka Nature Lodge的官網,發現可以請住宿一併預約處理,才趕緊寫信預約,好在鳥導剛好有空檔,隔天Bann maka就回覆鳥導預約完成了!
Bann maka官網上帶領崗卡章路線的共有3位鳥導,依據英文程度的不同收費有高低的差異。我們的鳥導Piak先生英文雖然沒有很流利,但簡易的溝通沒有問題,也熟悉鳥類與哺乳類的英文名,收費是全日3,800 Baht for up to 4 people (+300 Baht per person number 5 to 7),包含接送交通。崗卡章國家公園全區只有一條道路進出,大概可以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從售票口到Ban Krang Campsite,一般車輛就可以通行;上段從Ban Krang Campsite到Phanoen Thung Campsite,這段的路況不佳,還有3段需要涉溪過水,就需要4輪傳動的高底盤車才上得去。說到這忍不住要先推薦一下我們的鳥導,全日行程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除了中間一小時休息吃飯外,全程超級專注在幫我們找鳥,鳥功又好,一整天下來收穫46種,包含2種貓頭鷹、3種Hornbill、5種Broadbill…。以帶著「一家老小」的賞鳥團來說,成績應該算不錯啦!唯一就是英文口音有點重,要多聽幾次,才比較能知道他在講什麼,幸好我們有鳥書跟Merlin App可以幫忙,可以隨時翻出來跟鳥導確認。
住在Bann maka Nature Lodge的遊客應該多是來自世界各地喜愛自然生態的同好。從早餐與晚餐時在餐廳的觀察,帶小孩的只有我們,在其他遊客的眼中應該頗為突兀吧?
出發前曾有同樣在規劃泰國行程的朋友提醒:最好可以先列一張鳥清單給鳥導,免得鳥導很努力花很多時間找一隻如白腰鵲鴝給我們看就尷尬了!我自己是覺得還好,可能本來賞鳥就比較佛系,心想就算是看白腰鵲鴝,也是第一次看原生種,體驗勢必與在臺灣看到外來種不同!因此也沒有特別做事先溝通。鳥導也就依照他習慣的帶法,從低海拔的鳥點開始一站一站停,尋找不同的鳥種。
崗卡章的鳥況確實如許多鳥友說的非常棒!我們在早上6點50左右抵達位於9km的第一個鳥點,4隻Great Slaty Woodpecker就在樹上等著我們,隨著陽光升起,各種林鳥陸續站上枝頭:Oriental Pied-Hornbill、厚嘴綠鳩、Greater Flameback、Golden-crested Myna、Green-eared Barbet…,真令人有目不暇給的感覺!水池邊,則是兩隻Red-wattled Lapwing在散步覓食。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Ebird的物種清單也不斷增加,還巧遇了一隻Great Hornbill一邊覓食一邊爬上樹頂後張翅飛過我們頭頂……。直到10點半左右,才在中間的Ban Krang Campsite休息兼午餐。












Ban Krang Campsite被原始森林與溪溝環繞,也是一個熱門鳥點。今天這邊的露營地帳棚不多,一群Dusky leaf monkey不太怕人,在草地上活動玩耍。鳥導帶我們在這邊找到了一對可愛的Silver-breasted Broadbill、一隻Pale Blue Flycatcher(可是後來比對照片感覺想銅藍鶲所以存疑)、還有一隻不時豎起頭部羽毛的Banded Kingfisher,抓了一隻直翅目昆蟲在枝條上大快朵頤。觀察到Banded Kingfisher處理昆蟲時,也有像翠鳥處理魚時的甩打動作,心想果然是同一科的鳥,棲地與食物不同但動作相似,真是有趣!除了目不暇給的小鳥外,幾隻Black giant squirrel也在大樹上引起不小的騷動。其中一隻還倒掛在樹上吃東西,果然「核心很強」,有在健身的朋友應該都會自嘆不如吧!XD








一如往常地,小孩們在前兩站還開心地帶著望遠鏡跟著我們一起看,第三站開始,就剩下對坐上皮卡後車斗的期待了!帶著小孩一起飆鳥,到頭來還是幻想中的美好呀!XD

午餐後,由於上半段的車道單向管制到下午1點整,我們在第一個跨河點稍作停留。由於氣溫漸高,溪流邊的蝴蝶開始活躍起來,大家正看的專注時,鳥導忽然叫我們趕快過去,原來他在路邊發現了一隻正在睡覺的White-fronted Scops-Owl。擔心吵醒他,我們快速的拍了幾張照片就靜靜的觀查。忽然一陣吵雜聲,原來頭上來了兩隻Common Green-Magpie,他們在林道對面的樹上我為激動地上下鑽動,仔細一看,原來是在警戒兩隻睡覺中的Brown Boobook。看著兩隻Brown Boobook被吵醒後,Common Green-Magpie就拍拍屁股離開了,真是可憐的貓頭鷹呀!










上面提到崗卡章的道路分為上下兩段,除了路況的差異外,也有著海拔高低的不同。下段屬於低海拔環境,上段則是爬升到1000公尺左右的中海拔環境,兩者的鳥種有所差異。我們今天的行程把早上的精華時段放在低海拔區,自然在中海拔看鳥的時段就比較差些,鳥況也就相對沒那麼好!增加鳥種的速度也就跟著下降。但仍看到3隻Rusty-cheeked Hornbill從頭上飛過(但來不及拍),一樣長相可愛的Long-tailed Broadbill(闊嘴鳥好像沒有不可愛的!),拍到胸前鮮豔橘黃的Orange-breasted Trogon以及海拔稍高才會出現的Lesser Racket-tailed Drongo,還看到了另一種葉猴—Robinson’s banded langur與白手長臂猿。反而是小孩們坐在皮卡上體驗「越野」路況,直說比雲霄飛車還刺激好玩,下山時因為擔心安全問題(還有大人想要坐車內休息一下XD),不讓他們坐車斗,還不高興了好一會XD。






到達終點的露營地大概已是下午4點,因為適逢假日,山上的營地滿滿的帳棚,在地的露營客不少。林道上還有不少賞鳥人不願放過一絲絲找鳥的機會。我們則是在拍到清楚的Blue-throated Barbet後就收工。由辛苦的鳥導駕車一路把我們搖下山。半途中,一對走上車道覓食的Kalij Pheasant把我們叫醒,雄鳥如藍腹鷴般的醒目白色尾羽讓人印象深刻。最後,鳥導停下來與另一團交流鳥訊後,今天的最後一個鳥點則一口氣收穫了Banded Broadbill跟Dusky Broadbill,果然是「臨別秋波」的威力呀!


為了感謝辛苦的鳥導,我們額外塞了約一成的小費。Baan maka的所有費用都是採用記帳的方式,不論是用餐、預約鳥導、購買瓶裝水與零食,都事先記帳,最後check out時再一併結清。只是不曉得他們與鳥導會如何拆帳就是了。不然這樣辛苦一整天,收費4000泰珠左右,實在沒有太好賺呀!
這次是自沖繩以後第二次在國外請鳥導帶領賞鳥,最深的體會是:擔任鳥導不僅要鳥功好、熟悉英文(至少動物名)溝通,更要有驚人的體力,果然不是普通人能幹的工作呀!紅冠大、建龍大請收下我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