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旅行的好處與壞處都是行程很自由,早上如果大家貪睡一會,一不小心可能就到中午才會出門。不過旅行嘛!本來就是拿來放鬆的,若沒有要趕車趕飛機,其實也真的不需要那麼「精實」,加上前一晚回到住宿都11點多了,隔天早上就讓大家「睡到自然醒」囉XD!
等待大家集合的時間,先帶小孩到附近的小七逛逛,途經的小公園收穫這趟行程第一隻的sunbird,一對黃腹花蜜鳥就在路旁的灌叢訪花,趕緊從背包裡掏出相機簡單按了幾張。新加坡的小七真的很小,裡頭賣的東西大概就像臺臺北30年前的超商或雜貨店,跟現今臺灣或日本的便利商店根本不能比較。後來才知道新加坡人很少到便利商店消費,super market 才是他們主要日常採購的地方。




今天的行程是新加坡動物園,雖然事先跟 許家達 大大打聽到,如果在10:30到達園內的Fragile Forest 可以看樹獺吃早餐,不過既然大家起得晚,就別讓樹獺餓肚子等我們啦(笑XD)。好不容易大家都準備好出門了,第一站是往附近的亞昆早餐移動。可能因為週日的關係,都快10點了店內仍滿座,只好當機立斷改在隔壁的星巴克解決早餐。新加坡星巴克的點餐、出餐流程與臺灣差不多,一樣是點完餐後到出餐櫃臺候餐取餐。最大的差別大概是:臺灣在點餐時會記下顧客的姓氏,出餐時店員會提醒你:「X先生,您的XX咖費/餐點好囉!」比較親切的店員還會投以微笑。新加坡就只是把餐點做好後默默擺到出餐櫃臺上,你得自己看、自己核對是不是你點的餐。一大群人點的東西一多就容易混亂。後來還發現,姐姐家點餐時店員說免費贈送的blackpink星冰樂循環杯居然被算錢了。回去跟櫃臺詢問,雖然退了錢,但也沒有表示任何歉意。算是領教了新加坡的「服務品質」呢!
好不容易解決了早餐,為了能盡快到達動物園,我們直接叫了兩台Grab。途中經過了一個Eco-link @ BKE,看起來像是連結快速道路兩側的動物通道。回來一查果然是用來連結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與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的動物通道。對比國內的動物通道案例,只能說希望有一天臺灣對生態保育的重視,也能願意投入這樣大量的資源呀!

新加坡動物園位於北邊的萬禮規劃區,附近還有夜間動物園、飛禽公園、河川生態園等,都是要分別買票進入的園區。klook與kkday上可以找到2個園區以上的套票,折扣還不錯,如果有時間安排參觀兩個以上的園區可以參考。而像我們只安排了動物園的,klook與kkday上的價差就不大了,最後為了保持旅程的彈性,我們選擇了現場購票。這邊需要注意的是現場購票只能刷卡,不能以現金購票。甚至連「售票窗口」都沒有,只擺了2台「刷卡機」,在小小的螢幕上選擇成人與兒童票的後,直接刷卡,機器就用熱感紙直接印出QR CODE,買幾張票就有幾個QR CODE,我們大人小孩加一加一共買了9張票,就印了長長一串。雖然門票的產出方式讓人感覺有點「廉價」,但實際的票價可是一點都不便宜,一張成人票要48元新幣,兒童票則是33元。有QR CODE後就可以到入口閘門掃描進場,門口協助進場的人員大概是我在新加坡第一次看到會對陌生人展開笑容的服務人員,果然動物園的氛圍就是不一樣XD。
沒想到進到動物園前3種看到的其實不是圈養的動物:第一種是廁所前屋頂下吊掛著一群短耳犬蝠,大辣辣地吊掛在人來人往的區域。這樣容易近距離觀察蝙蝠的經驗,在臺灣實在不多呀!接者兩種分別是一隻換羽換一半的Crimson Sunbird,跟早上看過的黃腹花蜜鳥,就在路旁的樹叢中訪花。






新加坡動物園位於中央水源保護區的北側,在Upper Seletar Reservoir的「半島」裡頭。日間動物園依地形大概可以分成3個區塊。從大門步行進到中央餐飲區(Ah Meng餐廳與餐坊)是一個區塊,餐廳旁可以搭乘免費遊園車,一共有4個站,往左側的2號站是一個區塊,往右側的3、4號站是另一個區塊。其實腹地並不算大,但展區、動線與區內大樹、植群的安排搭配頗為精彩與豐富。一進入動物園後,很難不被頻繁的大長臂猿吼叫聲吸引,循著聲音往左側的Treetops Trail走去。架高的木棧道讓遊客可以以較為平視的角度觀察樹頂活動的大長臂猿,而棧道下則有好幾隻馬來長吻鱷在水池中。但接著我們的視線又被一隻red-eyed bulbul以及一隻野生的大蕉松鼠給吸引。進入動物園到現在為止,看到的野生動物種類居然比圈養動物還多哩!大蕉松鼠在地上撿了一顆像是橄欖的果實,沿著步道往內跑去,我們也就這樣跟著牠走進了長鼻猴的展區。




長鼻猴的外型獨特,公猴又大又長的鼻子據說是競爭配偶時重要的性徵。植食性,是唯一像牛科動物一樣有反芻行為的靈長類動物。欄舍內一隻公猴坐在一旁彷彿挺著啤酒肚坐在沙發上的中年大叔,任由一旁小猴子們打鬧嬉戲而不為所動,實在有點像人類客廳裡頭的景象XD


沿著步道再往內走,來到鵜鶘池,這翼展可以超過3米的白鵜鶘,整群就在伸手可及的距離內游著,視覺上頗為震撼。這時忽然發現,怎麼有一隻長得不太一樣的大白鳥站在護欄邊,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隻野生的 Milky Stork 混到了鵜鶘池裡,不知道是不是來蹭飯的?鵜鶘池中陸島上的喬木植栽,則有兩隻紅領狐猴找了個好位置在做日光浴,真的是很會享受呢!




再往內走則是動物園接近中心的位置,是園內提供餐點的Ah Meng餐廳與餐坊。Ah Meng是隻紅毛星星,是新加坡動物園早期的明星(現已過世),地位可能就像林旺之於臺北動物園。餐廳旁就是紅毛星星與長臂猿的主展場,裡頭的紅毛星星據說都是Ah Meng的子孫。遊園車的1號站就在餐廳的旁邊,由於大家想逛的區域不同,便在此解散,各自行動啦!


新加坡動物園的遊園車只有一個路線,按照站號1-4號的順序行駛,大致上是左、右各繞一圈,沿途車上的廣播系統還會以英語進行解說。我們在4號站下車,直奔有名的 Fragile Forest 而去。Fragile Forest 類似臺北動物園的大鳥園或穿山甲館的設置,在大型網內各種動物可以自由活動,遊客沿著步道行走,不時有與動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走進Fragile Forest總覺得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步道前段栽植許多蜜源植物,吸引蝶類停棲。步道旁不怕人的藍冠鴿與蓑羽鴿在台北動物園的鳥園裡頭也有飼養,讓人驚艷的是近到可以拍合照的環尾狐猴,以及餵食台上大啖青菜水果大餐的馬來狐蝠,都讓人忍不住把相機手機湊上去拍個特寫。從餵食展示台下來,發現林下灌叢中有一隻可愛的Lesser mouse deer探出頭來,他是目前已知最小的有蹄類動物,廣泛分布於東南亞的森林底層,由於體型嬌小,目前族群除了因棲地破壞而減少外,亦受到浪犬不小的威脅。繼續沿著步道往外,一隻白面僧面猴(White-faced saki monkey)的母猴穩穩的坐在樹上打量著經過的遊客們,一開始還納悶明明臉上沒有一點白,名字為什麼是 white-faced ?後來Google 了才知道,是我們沒遇上有著像京劇臉譜般的白臉的公猴哩!








離開Fragile Forest 後,我們走到一旁的Rainforest Kids World ,這邊除了狗狗表演、迷你馬等可愛動物外,還有一家肯德基以及一處兒童戲水設施。雖然小孩們還頗心動,但一來沒帶換洗衣物(雖然一旁的賣店有賣泳衣,但那個價格…XD),二來花了動物園的門票來這邊玩水實在太不划算,也就打消了玩水的念頭。稍做休息並與大家會合後,我們前往另一個新加坡動物園頗富盛名的爬行動物區。孩子們看得滿開心的,但我自己對爬行動物比較無感,除了最有名的科摩多龍以外,幾乎就沒有多拍照片啦!反而是步道灌叢中忽然跳出來抓蟲的一隻Pin-striped Tit-Babbler與樹上歌聲不絕於耳的鵲鴝,讓我按了比較多快門XD。走到象龜區時,我們剛好遇到了保育員的餵食,沒有伴隨解說有點可惜,後來google才知道,可以上網付費預約餵食象龜的體驗活動,一個人要價8塊錢新幣。不得不說新加坡動物園賺錢的花樣還不少,只是大多的資訊都在官網上,且需要事前預約,現場相關的資訊並不多就是了。展區旁一個標示了企業logo與「名字」的牌子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現場猜測搞不好是認養象龜的企業,以及認養個體的名字,現場也沒有文字解釋,或許企業認為,只要logo出現在動物園這種地方就是好事,就能達到塑造正面形象的目的吧?








逛完爬行動物區大夥也累了,搭遊園車回到Ah Meng餐廳用餐,餐廳有南洋、西式、中式與飲料等不同攤位,但流程的設計坦白說實在不太聰明,點餐統一在一個櫃臺,付好錢拿了餐券到取餐櫃臺又要再排一次。如果一家人點了不同攤位的餐點,那就得排好多次隊。動物園裡的餐自然不會便宜,至於口味,那就不能強求啦!能填飽肚子就好…XD
吃完東西大概也下午4點了,離7點閉園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再次解散去逛想逛的部分。我們就在餐廳旁的紅毛星星區看到了此行的第一種翡翠—Stork-billed Kingfisher,飛出來停在高處。剛好,紅毛星星區有一條架高棧道,才稍微找到一點角度可以拍攝。紅毛猩猩區的設置是一座周圍被水域環繞的陸島,上面設置了一些高臺、繩索,也有繩索連到周圍的大樹,增加牠們的活動範圍。但在周圍大樹的下方設置有高壓電網,來避免紅毛猩猩們下樹「脫逃」。區內除了紅毛猩猩外,還有幾隻水獺活動。








隨著Stork-billed Kingfisher飛離,大樹上的紅毛猩猩也被保育員帶回了欄社,時間也將近5點。把握最後的時間我們再往別的方向探索,剛好遇上了Splash Safari的加州海獅表演。只可惜一開始沒有坐到「搖滾區」,不然被海獅潑水小孩們應該會很high!雖然動物表演在某些動物權團體的觀念中幾乎是「十惡不赦」的存在,但坦白說,對於都市長大的小孩而言,被海獅潑水的經驗,絕對是印象深刻的。而透過圈養個體的表演,提供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傳達保育的意識絕對是「觸及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如何擴大野生動物保育的同溫層,動物園絕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呀!




隨著表演結束,也差不多快到閉園的時間了。跟著人潮往外走,服務人員把遊客引導到賣店,刻意讓大家經過賣店再出園。果然很懂得如何透過小孩來榨乾父母的錢包呀!只是我們可是經過無數日本賣店的「訓練」,東西若不夠有特色,我們可不會輕易買單!也的確比起日本賣店的商品,新加坡動物園的吸睛程度還沒有太強,最後只有阿蒂挑了一個白老虎的保溫瓶,算是幾乎「全身而退」啦!XD

離開動物園原本打算叫Grab到牛車水與小舅子會合,沒想到尖峰時間與加價讓預估車資貴很多。好在公車換MRT也還有位子可以坐下來休息。而這一天,就在小舅子挑的餐廳,一桌滿滿的東北菜中劃下句點。


